返回

第一百零四章 农科全书 舌尖上的唐朝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“当然可以这样耕种,不过对水稻种子的要求就比较高些。”李好听后笑着解释了一番,为了第二季的水稻生长期足够,第一季的水稻就得用早熟品种。

那个在穿越古代上很有名气的占城水稻李好懒的去找了,他用的是积分换过来系统提供的种子。这种种子成长后还可以自行育种,不需要以后再次跟系统购买。

水稻育种的事情对于李好来说,并不是什么难事。这活他也干过,不过到了水稻抽穗的时候就有点辛苦。

为了种子有保障,大热天的还得用绳子把父本母本的花粉拉上几遍,人工辅助授粉,这样种子的合格率要高不少。

“这个曲辕犁和水车真是好东西,人力打谷机也不错。这两季水稻种植的方式更是新奇,如果真如李少君所说。那这些东西应该记于纸上,让更多的人知道就更好了。”

一个富商听了李好的话后,看到李好庄子里面各种长的茂盛的庄稼,再看那个两人轻松脱粒的人力打谷机,感叹的说了一声。

可惜这个时候的书籍太珍贵了,很多人根本就买不起。比如那本《齐民要术》,明明是农书,但是很多农民却用不上。

“这个我家郎君早就在做了,前人的《齐民要术》现在在长安随处都能买到,还不贵!过不久潭州府也不例外。而且我家郎君现在还在编一部新的农书,正在写这江南地区的耕种情况呢。”

武顺这个时候帮李好说了一句话,新编的农科全书正在写。李好收养的那些少年都在帮忙,很多资料都是武顺帮着在整理,她自然知道这些情况。

李好编的农科全书跟《齐民要术》有很大分别,他不是分纲目来编写,而是分地方来写的。现在在整理的只有长安附近,以及这边潭州府的农科。

里面涉及的内容包括能种植什么作物,怎么种植作物,以及养殖技术,和养殖技术同种植配套的模式,农耕工具的改进制作技术。

再把周围的一些特产和风俗,包括林业,渔业和药物以及美食全部写了进去。这些光靠这时的数字统计自然不行,李好还得去系统兑换资料才能完成。

无论是《齐民要术》,还是以后的《农政全书》,都不可能比这里做的更详细。单单字数的话,李好这本才整理两个地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《舌尖上的唐朝》最新章节网址:m.quyoulai.net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