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10、生孩子 农家乐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“大郎在学堂怎么样?”

送走了王家那群不请自来的亲戚,之后的洗三礼就显得平静了许多,以往的流程走一遍,大家该添礼的添礼,该吃吃喝喝的吃吃喝喝,趁着家里的老头老太太送那些亲戚朋友的时候,吕秀菊将收拾桌子的活儿丢给了哭丧着脸的王春花,然后拉着自家男人就回了房。

她口中的大郎是她的独子单福宗,现在在镇上的学堂念书。

其实平柳村有自己的私塾,教书的是村里早年考上秀才,后来次次名落孙山,干脆放弃回乡教导村里儿童的老人,对方的束并不高,因此村里人也很乐意将孩子往他那里送,当初单峻山就是在那个老秀才那儿念的书。

这年头读书费钱,对于普通人家而言,供养一个读书人,几乎得耗费全家之力,往少了算,一年笔墨纸砚加上一些购买书籍的花销,起码就得一二十两,待到县试、府试、院试,请禀生作保,去外头备考的路费和开考前的食宿费,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

这还只是投资,很大可能最终的结果也只是血本无归。

单峻山就是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。

当初要不是为了供他念书,家里哪会只攒下二十多亩地,可到头来他也只考上了童生,好在他这人比较精明,及时止损,在县里找了一个账房先生的工作,一步步往上爬,成了现在酒楼的大掌柜。

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单峻山那么聪明的,就好比平柳村另一户人家,那家的儿子和单峻山差不多年纪开始念书,现在都已经三十多岁的人了,还靠爹娘兄弟养着,原本还算殷实的人家现在成了村里有名的落魄户,赚来的钱都去填他念书那个无底洞了。

要不是那户人家的老人还活着,而且压住了底下反对的声音,恐怕那个家,早就散了。

这样的情况在这个时代比比皆是,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,谁不希望家里出一个读书人,改换门庭呢。

单老头和蒋婆子就是这么想的,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送儿子去念书,看儿子念书不成,又供大孙子去。

让单福宗去镇上的书塾念书,也是单峻山提出来的。

村里的书塾就只有一个老秀才,而镇上的书塾比起村里条件更好些,三个秀才,年纪最大的也就三十出头,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