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一百四十八节:未雨绸缪 大宋皇商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孔亮伸手指着地图道,“朝廷当然是希望商人们把粮草越往前运送越好,这样就减轻了朝廷的负担。运输粮草有三种方式,各有利弊。以车运,运载量大,但是对道路的要求很高。以人运,运量较小,但是相对灵活。以畜运,运量适中,速度较快,适合崎岖山路。但如是三种,都会耗费大量的资源,所以朝廷宁愿多出钱让商人们来做这些事。虽然利润丰厚,但是没有多少商人愿意冒这个险,一般运输粮草到秦州或是太原府,就算是最远的了,我们孔家也没去过再远的地方。至于说往哪几路,一般是鄜延、环庆和麟府三路,至于说为什么,我也不明白。”

“公子,这事马某倒是有所耳闻。”马华笑着接口道。

马华游历大江南北,所知应该甚多,就救回虫草老人一事,就能证明其到过最西边。

马华指着鄜延和环庆两路道,“鄜延和环庆两路位于高原之上,交通道路行经黄土丘陵沟壑等地,地形破碎,道路崎岖不平,保安军一带山谷不通车轨,只能沿河道行走,若是夏季多雨,则更为麻烦,往往河道两侧山体会崩坏。”

王诩看着地形图,回忆着自己的地理知识,鄜延和环庆两路就应该是位于后世的陕北高于之上,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即便王诩没亲眼见过,但是电视书籍上也是了解了不少,和马华所言无二,贫瘠荒凉,支离破碎。

“所以,鄜延、环庆两路主要是靠牲口来进行运输。庆历年间,魏国公韩琦在策划对西夏进行反击时,就力主用驴作为运输工具。驴不仅能在崎岖的山路上运输粮食,还可以在关键时刻宰杀掉作为士兵的食物。”马华说着话锋一转,又道,“牲口运粮。虽有好处。但是运力不足,而且最重要的是牲口也要消耗粮食。”

马华手指移动,指到了王诩即将赴任的泾原路,“泾原路的主要道路沿泾河河谷进行,因此泾原路的粮草运输往往是依靠车辆,比及鄜延、环庆两路,情况要好上不少。”

“再有就是。维持西北边境的粮草供应代价极大。仁宗庆历年间与西夏做战,马某亲眼所见,运送粮食的民夫冻死受伤不治乃至逃亡数不胜数。朝廷为此也是开销极大,在秦州,雇佣一个民夫运送粮草去渭州,须得三贯铜钱以上。一头驴须得八贯铜钱以上。当时马某在绛州做过一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