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七十三章 皇家银行,高俅首胜 极品大太监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宋神宗曾经说过:“天下弊事至多,不可不革。国之要者,理财为先,人才为本。”可是,茫茫大宋虽然人才众多,但那种既能理财,有胆敢改革的人又岂是随随便便会出现的?

赵佶从未奢求过自己当皇帝期间会遇到这样的人,但是现如今梁薪张口议论国库之事,赵佶心中砰然心动,顿时有了听下去的兴趣。

赵佶拉着梁薪在闲云亭坐下。等待赵佶点头后,梁薪这才开始说自己的计划。

北宋的经济,无论是谁也不可以否认其发达。后代史学家与经济学家曾经统计过,明代岁入只有几百万两,清代最鼎盛时也不过三四千万两白银。而宋代自从真宗开始就已经过亿。虽然收入很高,但北宋支出也很大。比如辽夏威胁。边关长期作战,岁费每年递加。

为此北宋每年都必须付出高额的“军费”和“岁费”。军费就是驻守军队防治辽夏入侵的开支。岁费就是大宋每年送给辽国和西夏用来购买和平的钱。这些钱,不但年年要给,而且不断增加。

这些年。北宋一直都把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盯着百姓身上,国家赋税包括公田、民田、城郭、丁口已经杂变等等赋税。其中就仅仅拿杂变之赋来说就多达十四种杂税。另外再加上官员巧立名目征收赋税,以及从上到下层层递加赋税,可以说北宋的赋税算得上历史苛捐杂税最多的王朝之一。

梁薪开口议论国库之事,首先要说的当然不可能是继续增加赋税,相反他还想让赵佶逐步削减民众赋税。他的目光,首先就盯在了四个方面。盐、铁、海、边。

盐税。北宋实行的是官卖法。凡是商人想要卖盐首先得取得都盐院颁发的盐商资格,然后花钱购买盐引。最后按照盐引的定额去买卖jīng盐。

这样的盐法原本也还算科学,但却忽视了一点,那就是人心。整个天下谁每天能不用盐?盐之一物牵涉的钱财动辄数亿。北宋官场几乎谁跟盐沾上一点关系那就是家财万贯富到流油。

这是为什么?无外乎就是官员们胡乱开出盐引,中饱私囊。甚至于有的人官员还大张旗鼓包庇以及入股私盐,导致北宋每年收取的盐税rì益减少,到了赵佶这儿已经少到可怜。

铁。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辽金两地多是草原,产点羊马倒是容易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