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071 猫冬4 市井之辈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2011年1月14日,农历腊月十一,筹划了一个多月的赤峰之旅终于揭开了帷幕。晚上八点多,小院门口的突然热闹了起来,不断有身影或背或抱、肩挑手提,把一个个箱包塞进三辆车中,期间还夹杂着大人喊孩子叫,让路过此地去后海边的人群也忍不住侧目,搞不清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来头,既不像一大家人,关系又挺亲密。

“洪涛,这是送谁回家啊,面子真够大的,还得劳烦你这位大房东亲自动手!”路人们不清楚,邻居们肯定明白,但他们还是猜错了。

“叔哎,这不要过年了嘛,带他们出去玩两天,散散心。您说这一年到头在外面打工,大过年也回不去,咱总不能装看不见是吧。涨工资买房子的事儿管不了,凑一起高兴高兴还是没问题的。怎么着,让您家二小子周末也一起去吧,周日晚上就回来,啥也不耽误!”

这就是北京人嘴上的礼节,不管平时对付不对付、心里有多少看法和意见,只要没撕破脸,就得客客气气有问有答,还必须得主动邀请,俗称假客气。怎么说呢,可能很多外省市的人不太习惯,甚至造成过困扰,但这就是一个地方的文化,谈不上好坏,总有它形成的必然性。

“嗨,他一到周末就不着家,根本摸不到人,说是和同事弄了个买卖,休息比上班还忙。”相应的,对方也不会顺杆爬没皮没脸就去了,那样的话和撕破脸没啥区别。但拒绝起来也是门艺术,不能说不想去,既要表示出想去的意思,又得有实际困难没法去。

“忙点好,不忙谁给钱啊!”至此为止,简单的见面问候算是完了。哈哈一笑说句您先忙,就能告辞离开。

“这趟不近吧?去北边?”但这位邻居没走,而是继续深入,这些话除了他想问之外,还是替附近其他邻居们问的,尽管有些人并没露面,可每个字都能听见。

“您这眼神厉害啊……去趟赤峰……”到了这个阶段,就不用太客套了,可以不回答也可以顾左右而言他,还不算不礼貌。北京有句俚语,交情到了吗!大概意思就是说咱们关系没那么近,有些事儿你问了就是不懂事,挨了白眼也是活该。但洪涛并没计较,还上前两步递了根烟,干脆站住了,做出深谈的架势。

“……赤峰?这大冷天的跑哪儿去有什么可玩的?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