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二百六十七章定计 重生在顺治末年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,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以来,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了。在这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,历代君王已经习惯了愚民,并且把它当作了一种必要的执政手段。而到了满清这里,情况就更甚了。这也难怪,谁让满清的人口数量少呢,要想坐稳江山就不得不着中于一些其它手段。当然,愚民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
站在康熙的角度考虑,他犹豫也是有道理的。谁让他最为在意的就是大清江山和祖宗基业呢。

淑云不是不知道康熙的顾虑。报纸作为宣传的一种重要媒介,在没有电视,电影,网络的年代,其威力是不言而喻的。同时,它又是一把双刃剑,控制的好,就会为朝廷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。可要是一旦失控,或是被反清复明组织所利用,那么满清政府必将陷入被动。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,康熙很清楚的看到了这些利弊得失。

目前还不能从制度上改变,那就要找寻其他的突破口。在淑云的计划里,作为舆论监督和开启民智的重要工具,发行报纸,势在必行。而此时就是最好的时机。从黑板报开始,到趁着怀孕的当口,央求康熙同意团团开办《杂谈周报》,淑云一点点的谋划,抓住了每一个机会,可谓是步步为营。

既然机会就在眼前,淑云当然不可能因为康熙的一句话就退缩。而且淑云也看出了康熙的意动,只要再加一把火,或是给出一个强而有力的借口。淑云相信,康熙同意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。

于是淑云当机立断的说道:“皇上。报纸是朝廷开办的,自然得牢牢的控制在朝廷手中。为朝廷所用了。”

“可民间要是效仿的话,又当如何?”康熙皱着眉头问道。

淑云笑了笑,道:“皇上,决定权掌握在朝廷的手中,只要朝廷不允许,谁敢胡乱效仿呢?”

康熙还是摇了摇头,慎重的道:“刀笔吏可不是白叫的,文人的嘴不好堵啊。”

“那就索性不堵好了。”

“不堵?”康熙很是诧异的看着淑云,提高了声音问道。

“是啊。谁有文章或是意见都可以拿到报纸上来发表,不过前提是必须经过朝廷的审核,批准后才能刊登。至于一些不当或是对朝廷不利的言论,朝廷有权驳回。”淑云一脸从容,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《重生在顺治末年》最新章节网址:m.quyoulai.net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