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六十九章 进驻锦州 北洋枭雄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锦州历来都是辽东重镇,兵家必争之地,位于辽西走廊东段的这个城市,东部就是一望无尽的东北大平原,而北部则是地形复杂,难以通行大军的松岭山脉,而南部就是宽阔的渤海。

其身后的西南方向,就是战略通道‘辽西走廊’。

可以说,守住了锦州那么就可以守住辽西走廊,守住了辽西走廊那么才有可能进军东北,如果锦州失守,那么敌人就可以一马平川的直抵山海关下,是因为锦州这么重要,所以袁世凯才会把赵东云的第三协派往锦州驻防。

而把赵东云派往辽东锦州驻防,而不是把赵东云直接派到辽河附近的新民,营口,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到袁世凯对待东北局势的态度。

首先是袁世凯面对东北局势的紧张,不能不派部队进入辽东,因为那样的话袁世凯很难承受住国内外的巨大压力。

另外一方面,袁世凯也是在尽量的避免和俄罗斯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,因为那样的话倒霉的是北洋。

1903夏天的东北局势,实际上已经不是清政府和俄国两家所能够掌控的了!

早在1901年的时候,俄国就为了能够吞并东北而给清政府施加了庞大的压力,不过当时主持和列强谈判的依旧是李鸿章为首的北洋人,所以还是把俄国的外交压力给硬抗了下来,坚持住了对东北的主权要求。

而辛丑条约后,清政府压力大减,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东北主权了,加上英美日等国都是不愿意看到俄国占领东北,所以也给予了清政府极为庞大的外交压力。如此也就逼得清政府不得不采取强硬态度处理东北问题。

如此也就导致了1901年低到1902年时期俄国陷入极为困难的外交环境,因为几乎所有列强都要求俄国从东北退兵。

这才导致了俄国和清政府签订了《交收东三省条约》,不过俄国对此自然是不甘心的,所以在第一期撤兵后,第二期就是找各种理由拒绝撤兵,并重新占领了营口。

由此导致了今年四月份开始的东北局势动荡,迫使日`本进行扩军备战,英美等国强烈反对俄国。

并且以上三国也给中国施加了强硬的外交压力,警告中国不得接受俄国的要求。于此同时间国内民间也是发生了一定的舆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