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一章 赴任 明帝国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大同位于山西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、黄土高原东北边缘,为全晋之屏障、北方之门户,扼晋、京之咽喉要道,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,索有“北方锁钥”之称。

因为朱明是将蒙古人赶出关外而取得天下,朱元璋在当上皇帝后,为了抵御蒙古人可能的反扑入侵,沿长城建立了不少边防重镇。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之后,设辽东、宣府、大同、蓟州、延绥、宁夏、甘肃、山西、固原九镇,史称“九边重镇”。

九边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,大同是其中最重要的军镇之一。

大同镇初领卫二十六,管辖范围东至北京的居庸关,西起黄河转弯处的偏关,东西延绵千余公里,南北亦有数百公里,其范围之大,实属九边之首。后领卫十四,有大同前卫、后卫、左卫、阳和、天成、威远、平鲁、云川、玉林、镇鲁、高山、宣德、东胜。

永乐七年置大同镇时,设镇守总兵官,为镇之最高指挥官。成化七年设巡抚,正德八年设总制,辖十三卫所,八百二十三堡寨,三百零七座墩台,驻军最多时达十三余万。

万历末年,辽东建奴起兵,时犯大明。此后不久,山陕民变,流贼蜂起,中原大乱,大明朝廷不得不从九边各镇抽调军队抗击外虏和平叛,到了崇祯年间,九边各镇的几十万精锐边军已经所剩无几。不久前的松山之战,大明仅有的边军精锐也损失了大部,大同镇兵几乎损失殆尽。

像洪承畴等明眼人是知道,辽东的局势并没因为曹越奇袭盛京得手而有大的改观,建奴的实力没受到大的损失,再过几年,他们肯定会卷土重来。而山陕这边,李自成、张献忠等流贼大军日益强大。大明的危机并没有任何解除的迹象,形势依然不乐观。必须要做充分的准备,特别是军备方面。

曹越能任大同总兵,主要原因是他在奇袭盛京中的英雄表现,还有洪承畴的极力推荐。

洪承畴可以说中如今大明朝廷中最有眼光的人之一,他深知局势危急,大明善战的边军已经损失殆尽,如没有新的军队训练出来,那建奴或者流贼打过来的时候,朝廷将无兵可用。松山之战后,尽快训练出一批能战之兵是重中之重,洪承畴已经令曹变蛟在辽东做这事了。

曹越在率军凯旋回松山的时候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