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进五原 重生在三国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在我国北方的茫茫大草原上,数千年来一直生活着彪悍的游牧民族。游牧民族自小从马背上长大,是天然的优秀骑兵,成年男子几乎不用训练便能立刻投入征战,所以游牧民族虽然人口不多,但却往往能集结起数以十万计的强大骑兵群,在茫茫草原上,农耕民族几乎不可能同他们抗衡。面对游牧骑兵的进攻,农耕民族往往只能采取被动防御的措施,在东方,华夏民族为了抵挡游牧骑兵,自春秋战国年代开始便修筑了横亘北方便将的万里长城,而在西方,也有类似的防御设施。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民族来说似乎天生就处在进攻的位置上,而农耕民族则只能被动防御。

不过这一局面在公元前一百多年被东方的一个伟大的帝王改变了。这个帝王就是以武勋照耀千秋的汉武大帝。

在汉武大帝的努力之下,汉军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。汉军骑兵以义无反顾的气势深入陌生的茫茫大草原,转战千里,硬是凭借骑兵将鼎盛的匈奴大帝国给打得奄奄一息。之后,匈奴由盛转衰,很多时候都向汉廷俯称臣,虽然也有时反叛,但整体上对中原王朝表现的是臣服的姿态。

百多年后,到东汉时,匈奴因为内部权利斗争而生分裂,一部匈奴南迁归附汉廷,当时的汉廷让南匈奴部众定居在五原、朔方、云中、定襄、雁门等北方诸郡。至此,南匈奴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汉朝的藩属,为汉朝戍卫边疆。

在鲜卑、乌丸等入侵时,南匈奴多次派军随同汉军出征。在东汉时,南匈奴可以说为汉廷做了不少事。

但南匈奴毕竟是还匈奴,他能成为很好的打手,也能成为最凶恶的敌人。现今中原大乱,汉廷威信一落千丈,囤驻在五原一带的南匈奴已经露出不稳之相,如果他们反叛,朝廷派在五原一带的官吏和少量的汉军根本不可能应付得了,何况在这些官吏之中,谁知道究竟有多少同南匈奴有暧昧的关系。

此时,南匈奴单于是羌渠,就他自己来说,他并不愿意反叛汉朝,不过他麾下的大部分都候将军却强烈地要求趁此良机反叛汉廷,其中特别以休图各部、右部领的表现最强烈。现在,南匈奴内部分成了两个派系,一派以羌渠单于为,并不赞同反叛汉朝,另一派则以休图王及须卜古都候为,强烈要求杀了五原、云中等郡的官吏趁机挥兵南下。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