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164章?? 货卖完了怎么办(冉老板盟主加更8/10) 诸天从村长开始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“是啊,厂长,这才半天功夫,就卖了这么多!要是天天都这样,我估计厂里的生产速度都跟不上了!”跟他来的的财务说道,她同时也是黄鹤的小姨子,这种关键职位,必须是信得过的人。

“我这就打电话回去,让他们抓紧时间生产!哎,可惜咱们义乌没有这么好的地方,不然就方便多了!”黄鹤遗憾地叹道。

温州和义乌虽然都在浙江省,可毕竟还有近三百公里的距离呢,把货运过来还是要一些成本的。

至于为什么小商品市场诞生在义乌,而不是温州、杭州这些小商品生产企业较多的地方,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。

简单的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同时发力,才造就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传奇。

天时就是改革开放的政策,上面逐步放宽经济管制,而义乌的计划经济束缚又相对较小,给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最佳时机。

地利则指的是义乌位于浙中盆地,三面环山,交通条件很差,这看起来似乎很不利于发展商业,但实际上却正好因为“山高皇帝远“,在这个交通通讯环境极差的年代,上面无暇顾及,这反而给义乌发展提供了一个地利条件。

至于人和则是两方面的,一方面是义乌有鸡毛换糖的历史,有这么一大批熟悉小商品交易的小商贩;另一方面则是遇到了谢高华这样的贵人,他顶着上面的压力,不怕个人犯错误,鼓励义乌人去做小买卖,上下协力才有了日后的神话。

而温州虽然工业较为发达,交通也比较便利,但正因为如此,受到上级的关注就越多,还没有谢高华这样的领导,小商品市场自然就做不起来。

“你先去昨天的饭店再订一桌,我去门口转转,晚上请人吃饭!”黄鹤把小姨子打发走,自己就奔着市场出口去了。

出门左拐就进了工商局的办公室,黄鹤做生意的经验很丰富,他知道今后免不了要和这些人打交道,所以也想和他们拉拉关系、套套近乎。

一进去他就开始掏烟,“各位领导,我是江南皮革厂的厂子黄鹤,今天初到贵地摆摊,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啊。”

“呦,西湖,不错不错!”工商局的工作人员看了一眼烟盒,乐呵呵地接过去点着。

现如今,浙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