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1章:我叫智瑶 我在春秋做贵族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“所以,吾姓姬,家族百岁之前以荀为氏,如今以智为氏?”智瑶觉得好复杂的样子。

现在是什么年月?恰是公元前501年,一个“姓统其祖考之所自出;氏别其子孙之所自分”的时代,也是一个王侯将相有种的时代。

那个“姓统其祖考之所自出;氏别其子孙之所自分”是什么意思呢?大概意思就是:姓是总括家族祖先出自于何处的标志,氏是区别家族子孙分化于何处的标志。

简单的说,姓不可变,氏能随着从家族大宗别出为小宗,以封地或官职为氏。

智瑶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春秋人,他来自后世。

时隔两千五百多年,好多东西的认知并不相同,自然也包括了风俗以及思维逻辑、价值观。

智瑶今年六岁,他已经做到了解自己的处境。

怎么说呢?智瑶有一个正在担任晋国“元戎”的祖父,家族极其庞大,封地亦是众多,只是情况好像并不太好。

所谓的“元戎”就是晋国集元帅、执政和中军将的一个称呼,并不是正式的官称,正式的官称叫“正卿”。

自赵文子(赵武)与两次与楚国进行弭兵会盟之后,晋国的霸权好像得到了稳固,又好像有点每况日下,使世人难以看得清楚。

世人所知的是,晋国的“元戎”宝座固然被荀跞得了去,晋国说了算的则是赵文子(赵武)之孙、赵武子(赵成)之子赵鞅。

智瑶为什么会知道那些?这个要提到他的父亲智申每日的长吁短叹了。

一家之主刚刚成为“元戎”,家族的下一代继承人却是每日愁眉苦脸,得知情况的人一下子就能判断出这个家族的境况并不好。

“公孙,羊已剥皮去脏。如何烹煮,请公孙示下。”

智瑶的祖上是公族,以公孙称呼没毛病。

当然,荀氏大宗以公族身份转为卿族,智氏是荀氏的小宗,很多东西已经不一样了。

一个家族分嫡庶,宗周时代极其讲究这个。家族如果是公族的出身,家主的继承人是世子,余下二代可以称呼公子;第三代的人怎么被称呼都行,一般是称呼为公孙。

在春秋当贵族的子弟是什么样的体验?不会缺了使唤的人手,只是生活质量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