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 143 章 天边有朵云 玄幻隋唐: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他知道自己要写哪首诗了。

不是唐诗,也不是隋诗。

而是距离这个记忆时代并不遥远的十多年后,南朝刘宋诗人鲍照写下的一首杂言诗。

当下这个时点,鲍照大概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小屁孩,每日嘻笑打闹,不知今后人生路的艰难。

等到壮年以后,他终于尝遍愁苦的滋味,于是在某日,自觉心中郁愤难舒,开启了一组以《拟行路难》为题的系列诗篇。

而当中的一首,便是杨遇安,或者说石苍此刻心境的最佳写照。

诗句一经脑海浮现,杨遇安便决定,就它了。

也只能是它了。

于是他再次来到石板书案前,凛然面对全场不怀好意的目光,提笔挥毫——

泻水置平地,各自东西南北流。

人生亦有命,安能行叹复坐愁?

酌酒以自宽,举杯断绝歌路难。

心非木石岂无感,吞声踯躅不敢言。

滴。

酒水入沟。

时间结束。

杨遇安搁笔,转身,信步离场而去。

全场鸦雀无声。

有此一诗,今夜过后,覆杯成诗的石苍,注定声名鹊起。

有人惊艳,愕然过后,立即取出纸笔抄录,打算回去细细品鉴;

有人共鸣,默念到最后一字,已经潸然泪下,举袖覆面;

更有人气得直跺脚。

“谢灵运是你的恩主,你竟还写诗暗讽他绝你的路?”

“诸位快看啊,这里有个白眼狼!”

挑事者眼见自己成了小丑,试图转移仇恨,

但很快就被另一道声音劈头盖脸地喝住:“够了!石郎有此咏絮才,某便是被他暗讽几句,又有何妨?”

正是宴会主人谢灵运。

不管他是真的赞赏石苍此诗,还是为了展现自己有容人之量,总之他发声以后,没人再敢开口质疑。

于是挑事着当场尴尬得无地自容。

但这一切,对于已经远去的石苍,或者说杨遇安来说,已经无所谓了。

他走到河边,驻足负手眺望,心中忽有所感。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