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90章 一九七九年 乡村之巨变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一九七八年最振奋人心的事,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。

陈扬不是一般的农村青年,温林县一中学霸的名头,也不是吹出来的。

在有线广播里听了两遍《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》,陈扬意犹未尽,去村小找蔡晓晖,要来一张报纸,又认认真真的读了五遍。

陈扬读进去了,也就是读懂了。

光阴似箭,转眼间,迎来了一九七九年。

陈扬现在很少住在船上。

这天上午,陈扬正要出门,去看看他的小渔船。

一辆自行车在院子门口停下。

陈扬一看,立即叫起来,“哎哎,你俩咋来了?”

自行车上有两个人,都是陈扬的高中同学。

肖伟力和顾卫军。

当年读书时,陈扬是学霸,肖伟力和顾卫军两个,却是如假包换的学渣。

人就是这么奇妙,学霸和学渣混成了朋友,建立了深厚友谊。

其实缘份也很简单。陈扬个子高,坐在最后一排。肖伟力和顾卫军都是大个子,也坐在最后一排。

每次考试的时候,陈扬只用一半时间,就能完成考试。

剩下的时间,就是把试卷摊开,让左右的同学照着抄。

肖伟力和顾卫军是受益者之二。

高中两年,无卷不抄,肖伟力和顾卫军顺利拿到毕业证。

家里人知道,自己孩子是啥水平,没指望他俩考上大学。当初就是开后门进去的,能拿张毕业证回家,已经是谢天谢地了。

俩货也参加了七七年高考,加在一起,总分数还没过两百。

二人比陈扬强的地方,都是城关镇人,都是居民户口。即使没有安排工作,也是光荣的待业青年。

高考考不上,当兵当不了,工作没指望,前途很渺茫。

见了陈扬,肖伟力和顾卫军好一阵诉苦。

陈扬笑道:“现在不搞下乡插队了。你们两个,就偷着乐吧。”

肖伟力道:“班长,我们是来向你学习的,你不能打击我们的积极性。”

“学习,向我学习?学习个啥?”

顾卫军道:“上次我们碰上韩彩玲,她说班长你干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