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九十五章 望远镜 南宋不咳嗽

首页
报错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

洪涛其实连一片隔断板都不想要,防水隔舱技术不适合战舰。它把底舱分成了很多单独的空间,是增加了抗沉性,但是却限制了底舱的空间。后世里很多战舰之所以也有防水隔舱,那是因为后世有了防水门技术,需要的时候可以在隔舱之间通行,可是这个技术洪涛弄不出来,没有橡胶可用。

减少了隔断板会不会让船只的安全性下降呢?不会,加密了肋条和船板,等于是把隔断板的功能分配到肋条和船板上了,这是两种思路完全不同的设计思想。一种是细龙骨、细肋条,搭配隔断板来提高船只的抗沉性;一种是大龙骨、粗肋条、厚船板的空心构造,靠加强外层结构强度来增强船只的抗沉性。两种设计思想各有各的优缺点,只是针对用途不同罢了。

大宋这种船只结构造价低,建造方便,正常海况下安全冗余更多。但它没有坚固的外壳,抗大风浪和抗打击能力弱,适合于近海商船。洪涛这种结构更像19世纪的欧洲风帆战舰,没有防水隔舱,只有坚固的外壳来抗击大浪和炮击,不漏是不漏,小漏可以靠船只整体的浮力坚持,大漏就没治了,等着沉船吧。

那能不能把船造成既有坚固的外壳、又有防水隔舱的结构呢?能!但是造出来之后没有大功率驱动设备根本跑不动。一战和二战时那些庞大的战列舰就是这种两者兼顾的设计,在风帆时代是行不通的,风帆没有那么大的驱动力,只能二选一。要外层坚固就没有隔舱、要隔舱就没有坚固的外层,非要二者兼顾的话,基本就跑不动了,一艘没有速度的船,洪涛肯定不会要,那是活棺材,再坚固也没用。

“小三!干活……我倒要看看这艘船造出来到底是个什么样子!”温老二算是较上劲儿,他到现在也不认为洪涛说的对,但又拼不过洪涛这张嘴,只能用事实当依据,说多了没用,船造出来之后,谁对谁错就全清楚了。

“温伯,还有个事儿我得和您唠叨唠叨,就是这个尾舵,它太沉了,风浪一大很难转动。我想了一个办法,您看成不成。咱在尾舵上钻几个洞,降低舵片的阻力,这样转动起来应该就没那么沉了,也不会影响转向,无非就是多转两把的事儿。”洪涛还不罢休,在技术问题上必须一是一二是二,马虎不得,开船出去的是自己,更得认真了。

“你说了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#出#阅#读#模#式」

您所看到的内容#中间#有#缺失,退出#阅读#模#式#继续#阅读#全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:q#u#y#o#u#l#a#i.#c#o#m#


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上一章 回目录